24日,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,我市陈奇志、梁建祥荣获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,蒙晓梅荣获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 梁建祥、蒙晓梅、陈奇志(从左至右依次)在京合影。 赴京受表彰的“全国劳动模范”和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分别是:广西汇元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副总经理,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奇志(全国劳动模范);象州县马坪镇回龙村农民梁建祥(全国劳动模范);忻城县北更乡中心小学教师,高级教师蒙晓梅(全国先进工作者)。 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获得者蒙晓梅。 “这次受表彰,非常荣幸,特别激动。”表彰大会结束后,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在京受表彰的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蒙晓梅,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记者讲述了此次进京受表彰的情景。她说,这次广西一共有59人进京接受表彰,作为其中一员,特别荣幸和自豪。 “新时代要有新担当、新作为。回到来宾后,我要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此次表彰大会精神,立足岗位,更加努力工作,为企业发展、为来宾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。”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获得者陈奇志说道。 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获得者陈奇志。 “全国劳动模范”、象州县马坪镇回龙村的青年农民梁建祥表示,将以此次受表彰为新起点,发挥种养专业合作社的作用,为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 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获得者梁建祥。 这次受表彰的“全国劳动模范”和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是来自我市各行各业基层一线的杰出代表,承载这全市人民的重托,是全市人民学习的榜样。 陈奇志,是公司首席技术官,行业知名专家。他长期从事锰的技术研发工作,主持完成了汇元锰业新能源锰基材料产业的设计;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、广西区优秀专家、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”第二层次人选等荣誉;他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、省部级14项,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、技术发明奖8项(均排名第一),获2项PCT国际专利、30项国家发明专利;兼任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、广西各类专家库专家。 他大力开展产学研活动,独创性地开发了“纳米晶微球修饰电极生产技术”“生物质还原焙烧技术”等22项关键技术,推动公司成为国家新能源材料行业科研创新标杆,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,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、广西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、广西瞪羚企业等荣誉称号;成立省级技术、研发中心3个。 他组织开发了12种新产品,锰酸锂专用型产品市占率高达40%,居全球首位;通过做精、做大二氧化锰产品,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扩大生产规模,使濒临破产的汇元锰业公司扭亏为盈,年盈利多万元,缴纳税收多万元,成为国家新能源锰基材料的骨干企业;主持完成了年产8万吨电解二氧化锰的技改,年规模达8万吨,成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企业。 梁建祥,是我市杰出青年农民,他于年创办象州县马坪龙旺养殖有限责任公司,发展肉鸽养殖,目前存栏种鸽对,年产乳鸽达40万羽,销售额多万元。 他致富不忘乡亲,年他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养殖,利用养鸽产生的鸽粪便经发酵处理后用于农作物肥料、养渔、养猪,形成立体生态循环养殖链,年产鲜鱼30多万斤,产值达多万元。 年公司成立党支部,现有正式党员14名,辐射附近村委(自然村)4个,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和养殖技术,每户每年可增收约元。 年12月公司获得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万元的投资入股,用于扩大养殖规模及基础设施建设。 该项目建成实施后,覆盖的受益农村人口0多人,为贫困户提供岗位60个,带动脱贫70多户。公司采取“党支部+公司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模式,做好“传帮带”,不仅从增收上给贫困户带来实惠,更从技术上给他们提供致富的“本钱”,提高贫困群众“造血”功能,为打赢脱贫坚战贡献力量。 蒙晓梅,乡村教师,党的十九大代表、全国妇联常务委员、全国道德模范。她自幼失怙,却心怀感恩回报社会。 她出生在忻城县大石山区,靠乡亲收养、吃“百家饭”长大;在乡亲们和爱心人士的资助下读完师范,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小学教师;立志扎根山村教育,帮助困难儿童读书,回报乡亲和社会。 她扎根山村教育,助推教育扶贫。扎根山村教育29年,年以来,走访9个乡镇85个村民委个自然屯个家庭2多个贫困学生,行程6万多公里,牺牲了周末及节假日多天。她先后为忻城县贫困学生争取到爱心资金和物资近万元,资助贫困学子达多人次,用爱心为困难学子筑起了希望之路。 她履职尽责,讲好党的声音。参加党的十九大后,她深入机关单位、厂矿企业、农村、学校、社区等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,总共91场,听课者3万多人次,把十九大精神传到千家万户,社会反响强烈。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,她在
|